《威尼斯商人》读后感
2013级(9)班[毕业]
赵悦
2015-03-01 19:58
阅读(203)
我的作文
第一次读剧本,就是《威尼斯商人》。这是莎士比亚早期一部具有极大讽刺性的喜剧,令我掩卷深思。
《威尼斯商人》的故事以一张荒诞的借条展开:安东尼奥的一位好朋友巴萨尼奥因要向贝尔蒙脱的一位继承了万贯家财的美丽女郎鲍西娅求婚,向他告贷三千块金币,而安东尼奥身边已无余钱,只有向夏洛克以他那尚未回港的商船为抵押品,借三千块金币。夏洛克仇恨安东尼奥已久,一早就打好了坏主意,于是要求以他身上的一磅肉代替商船。安东尼奥答应了。可后来发生了意外,安东尼奥的商船全都不翼而飞,在这千钧一发之时,因为鲍西亚的聪明才智,救了安东尼奥一命,并让夏洛克得到惩罚。
在剧本中,我佩服安东尼奥和巴萨尼奥生死与共的友情,也敬佩鲍西亚的智慧。鲍西亚成功抓住了条约的字眼,让夏洛克割肉时不能流下一滴水,否则用他的性命财产来抵换,终令夏洛克放弃了。也令除了夏洛克以外的人物有了个美好的结局。
作者把安东尼奥与夏洛克这一对“死对头”放在一起写,但我认为作者在塑造夏洛克一角色更用心。剧本中的夏洛克冷酷无情、心胸狭隘、复仇心极重,但这些性格与他受的种族压迫和屈辱有关系,他也算是个被种族歧视所打压的可怜人。他也成了剧本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就像我看过的一个对《威尼斯商人》的点评:“莎士比亚的伟大,在于他在当时一个对犹太民族充满敌视与偏见的社会环境中,并没有把夏洛克写成寓言式的纯粹邪恶的化身,而是在谴责夏洛克的“复仇”的同时,也描写了夏洛克所遭受的歧视,揭示出夏洛克在“恶”的背后的“怨”和“恨”……”
写作时塑造人物要有两面性,这是我在写作方法上的收获;而面对困难要沉稳冷静,善于利用智慧,这是我在处理难题方面的收获。